【#曬台灣∣逐岸,看見海神的項鍊】
齊柏林鏡頭下,隨黑潮舞動的吉貝沙尾,是玄武岩、貝殼與珊瑚骨骼任由海流裂解自身、沖積而成的溫柔沙灣。沙尾旁的雙心石滬,從雲的高度、旅鳥的視野俯瞰,就像海神的項鍊。
石滬是潮間帶上用石塊堆砌成的堤岸,利用退潮,圍困漲潮時游入的魚群。據調查,全世界石滬不到600口,其中500多口在澎湖,而澎湖吉貝島就佔了88口,密度世界第一。今年,澎湖縣吉貝國小首創全國開發了「海神的項鍊∞吉貝石滬」特色課程,帶領學生潛入海中,體驗石滬漁法,體會人與海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。
在海洋的色彩裡,只有豐饒的漸層,沒有藍綠的分別,就像所有生命各自精采,卻又緊密相連,人類的開發與海流的變化,都可能影響沙尾的樣貌、石滬的興衰。
#看見台灣的豐饒
#訴說台灣的故事
#想想台灣的未來
一起上傳照片曬台灣👉 https://reurl.cc/2gjomO
不能只有我看見台灣的美👉 https://reurl.cc/3L44o9
#不能只有我看見台灣的美